我校拟派土木学院卓卫东教授于2019年07月赴加拿大访学,现予以公示。公示期自2019年03月19日至03月25日,如有异议,敬请监督。联系电话:22865273(对外合作与交流处)
因公出国(境)团组信息公开表(2016年9月18日更新)
团组负责人 | 卓卫东 | 学院或部门 | 土木工程学院 | 职称 | 教授 | 职务 | |
团组其他 成员姓名、 学院或 部门、 职称、职务 | 无 | 出访国家 或地区 | 加拿大 | 出访任务 (会议中、 英文名称) | 学术访问 |
具体 日程 安排 | (1)2019.07.08 从福州长乐机场启程前往北京首都机场,从北京首都机场直飞加拿大温哥华机场,2019.07.08日抵达温哥华(当地时间); (2)2019.07.09~2019.07.14 访问UBC土木工程系及实验室,了解UBC土木工程系近期科研项目及学科发展动态,开展学术访问; (3)2019.07.15~2019.07.21 与Tony Yang教授团队就软钢消能减震器的设计研发、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分析等进行深入交流讨论,实验室现场观摩; (4)2019.07.22~2019.07.28 与Tony Yang教授团队就可恢复功能抗震结构的设计理论及工程应用等进行深入交流讨论,实验室现场观摩; (5)2019.07.29~2019.08.04 与UBC土木工程系Carlos Ventura教授及其他教授团队开展学术交流,讨论合作科研及短期科研访问事宜; (6)2019.08.05~2019.08.11 利用UBC土木工程系先进的数据库系统,收集国际上桥梁与结构工程抗震研究(尤其是可恢复功能抗震结构研究)的最新成果,开展学术调研; (7)2019.08.12~2019.08.18 利用UBC土木工程系先进的数据库系统,收集国际上桥梁与结构工程抗震研究(尤其是可恢复功能抗震结构研究)的最新成果,开展学术调研; (8)2019.08.19~2019.08.20 与Tony Yang教授团队讨论下一步的双边合作研究计划和短期研究访问等; (9)2019.08.21 从温哥华机场启程直飞北京首都机场,从北京首都机场飞往福州长乐机场,2019.08.22日返回福州(北京时间)。 |
往返航线 | 福州——北京——温哥华——北京——福州 |
本次出访 经费来源 | 项目名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878180)——“钢管混凝土柱-软钢消能部件组合式高墩的抗震性能与设计理论” 项目号:0050-83418030 | 本次出访 费用估值 (元人民币/团组, 申请人估算) | ¥49,000元 |
邀请单位 简 介 | 出访邀请单位: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土木工程系(Department of Civil Engineering, 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邀请单位简介: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BC)是一个全球性的研究和教学中心,全球大学排名一直稳定在前40名之内;其土木工程系的土木工程专业在加拿大长期排名第1。 |
附件:邀请函
出访成果报告
单 位:福 州 大 学
出访人员:卓卫东
出访国家(地区): 加拿大
出访任务:学术访问
( 英文名称:Academic Visiting)
出访时间:2019 年 7 月 25 日
至 2019 年 8 月 22 日出访人所在学院(或部门) 土木工程学院 领队姓名 卓卫东
出访人员名单(含领队) 卓卫东
出访国家(地区) 加拿大 实际
出访时间
2019 年 7 月 25 日
至 2019 年 8 月 22 日
实际出访路线 加拿大温哥华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BC)
出访任务 学术访问
应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BC)土木工程系 Tony Yang 教授的邀请,本人于 2019 年 7 月
25 日至 2019 年 8 月 22 日赴加拿大温哥华,与 Tony Yang 教授团队、Carlos Ventura 教授团队等就
本人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878180)——“钢管混凝土柱-软钢消能部件组合式高墩
的抗震性能与设计理论”的相关研究内容等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讨论,同时讨论了合作科研及短期科
研访问事宜;访学期间,本人还访问了 UBC 土木工程系及实验室,并了解 UBC 土木工程系近期
科研项目及学科发展动态,开展学术调研。以下,就出访成果做简要总结。
一、加拿大 UBC 及土木工程系概况
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英文全称为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简称 UBC。UBC 建校于 1908 年,迄今已有百年历史,是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BC 省)历史最悠久的大学,学校位于 BC 省温哥华市西边。
UBC 是加拿大最著名的公立研究型大学之一(与麦吉尔大学、多伦多大学并称加拿大大学“三
强”),尤以科学研究见长,每年都吸引许多世界一流学子前来就读,培养了 8 位诺贝尔奖得主、3 位加拿大总理、71 位罗德学者、58 位奥运冠军和 266 位加拿大皇家学会成员。在经历了百余年的长足发展后,UBC 逐渐成为蜚声全球的顶级综合研究型大学,位列最新的 2020 年 QS 世界大学排名全球第 51 名,2019 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全球第 37 名,2019 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全球第 35 名。
UBC 土木工程系现有专任教师 31 名,其中有加拿大工程院院士 1 名,教授 18 名,有超过 200名研究生在研究实验室工作,是加拿大最大、研究最集中的土木工程系之一,其土木工程专业在加拿大也一直排名第 1 位。
a) 没有围墙的校园 b) 校园主干道c) 百年历史的老图书馆 d) 土木工程系大楼
e) 土木工程系办公室 f) 土木工程系实验室试验观摩
g) 实验室观摩 h) 实验室观摩
图 1 出访照片
二、学术交流情况
1. 新型抗屈曲剪切型软钢消能器及其拟静力试验方案
就本人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878180)——“钢管混凝土柱-软钢消能部件组合
式高墩的抗震性能与设计理论”中的软钢消能器设计研发、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分析等,与 Tony
Yang 教授团队进行了深入交流讨论,并观摩了一些相关试验(见出访照片)。
根据讨论结果,本人提出了一种新型抗屈曲剪切型软钢消能器的设计概念,该软钢消能器采
用双层夹芯软钢板外加螺栓的设计方案(见图 2),可有效地防止软钢板的面外失稳,保证其在中强和大地震影响下发挥有效的耗能作用。针对该设计方案,进一步深入探讨了细部构造设计。图 2 夹芯软钢板在明确设计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详细讨论了新型抗屈曲剪切型软钢消能器的拟静力试验方案。根据讨论结果,试验将主要考虑高宽比、宽厚比这 2 个参数对新型夹芯软钢板抗震性能的影响;并确定了试件设计方案,如表 1 所列。
表 1 试件设计方案
组号 编号 材料 尺寸(h*b*t) 高宽比 高厚比 宽厚比
第一组 FMS1 新型软钢板 500×1000×5mm 0.5 100 200
第二组 FMS2 新型软钢板 500×1000×4mm 0.5 125 250
第三组 FMS3 新型软钢板 500×500×5mm 1.0 100 62.5
第四组 FMS4 新型软钢板 500×500×4mm 1.0 125 125
第五组 FMS5 新型软钢板 800×1000×8mm 0.8 100 77
第六组 FMS6 新型软钢板 800×1000×6.4mm 0.8 125 156
第七组 MS1 纯钢板 500×500×5mm 0.5 100 62.5
2. 新型组合截面高墩及其偏心受压试验方案
就本人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878180)——“钢管混凝土柱-软钢消能部件组合式高墩的抗震性能与设计理论”中的新型组合截面高墩及其偏心受压试验等,与 Carlos Ventura 教授团队进行了深入交流讨论。根据讨论结果,新型组合截面高墩拟采用以下等效原则进行设计:
(1)与常规 RC 空心墩高度相同,而且顺桥向的截面抗弯刚度也相同;
(2)与常规 RC 空心墩的正截面受压承载力相同。
根据上述等效高墩原则,基于背景工程,初步拟定了新型组合截面高墩的结构和构造细节:
桥墩高度取为40m和80m;四肢钢管混凝土柱采用Q345qc方钢管,外围截面尺寸为1.2m×1.2m,壁厚 25mm,含钢率为 8.16%,内填 C50 混凝土;软钢消能元件采用 LYP100 低屈服点钢板,总厚度为 35mm;同时,沿墩高方向每隔 12m 设置一道型号为 400×146×14.5/16.5mm 的 Q345 工字钢横系梁。
新型组合截面高墩如图 3 所示。图 3 新型组合截面高墩示意图
根据讨论结果,新型组合截面高墩的偏心受压试验拟设计 7 个试件,主要研究钢管混凝土柱
轴心间距和竖向荷载偏心距这 2 个参数对高墩力学性能的影响;并确定了试件设计方案,如表 2所列。
表 2 试验设计参数
试件编号 高度 H/m 钢板材料 偏心距 e/mm 偏心率 n
R4-1-3-3
4.8
LY100 126 0.3
R4-1-3-5 LY100 84 0.2
R4-1-3-1 LY100 42 0.1
R4-2-3-3 LY160 126 0.3
R7-1-3-3 7.2 LY100 126 0.3
R4-1-2-3
4.8
LY100 126 0.3
R4-1-5-3 LY100 126 0.3
3. 其他工作
在 UBC 访学期间,本人还多次走访了土木工程系和实验室,了解近期开展的科研项目及学科
发展动态,并现场观摩正在开展的试验;此外,还利用 UBC 土木工程系先进的数据库系统,收集了国际上桥梁与结构工程抗震研究(尤其是可恢复功能抗震结构研究)的最新成果,开展学术调研;同时,与土木工程系的一些教授讨论了合作科研及短期科研访问事宜等。
遵守外事纪律情况(含意见和建议等):本人在加拿大 UBC 访学期间,严格遵守外事纪律,并在规定的出访时间内回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