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公示栏 当前位置: 主页 >> 公示栏 >> 正文

关于校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主任林键副研究员等一行六人赴新加坡、马来西亚交流研讨(含出访成果)的公示

作者: 暂无     发布时间:2016-06-23 16:56:53    点击数:

我校拟派校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主任林键副研究员等一行六人于2016年7月28日至8月4日赴新加坡、马来西亚交流研讨。现予以公示,公示期自2016年6月23日至6月29日,如有异议,敬请监督。联系电话:22865234(对外合作与交流处)

因公出国(境)团组信息公开表

团组负责人

林键

单  位

福州大学

职  务

党委办公室、

校长办公室主任

职称

副研究员

团组其他

成员姓名、

学院或

部门、

职务、职称

陈小辉  建筑学院    党委书记/副教授

张玉辉  研究生院    招生办主任/副研究员

李立光  科学技术开发部    副主任/助理研究员

叶青         学生工作处          副处长/讲师

林瑞全  教务处       副处长/教授

出访

国家

地区

新加坡、马来西亚

出访

任务

中新马三国高校综合行政管理交流与研讨

具体

日程

安排

7月28日 飞抵新加坡

7月29日  实地调研、交流研讨

上午:专题:高校走向国际化发展策略。主讲者:南洋理工大学副校长(国际事务)余明华教授;

下午:实地调研:对南洋理工大学学习中心、学生服务中心、综合行政服务中心、学生宿舍、餐厅、运动中心等进行实地调研;

晚上:参加交流研讨活动典礼及欢迎晚宴。

7月30日  交流与研讨

上午:专题一:与南洋理工大学设施策划与管理办公室副主任陈瑞永交流探讨大学校园规划、建设与管理;

专题二:与南洋理工大学学生事务处林文杰副主任交流探讨校园生活建设及学生就业中心运作模式;

下午:专题一:与南洋理工大学校友事务出孙敏炎主任交流探讨校友事务;

  专题二:与南洋理工大学财务处主管交流学校财务管理。

7月31日  交流与研讨

上午:专题:高校行政人员的招聘、绩效考核、评估。主讲者:南洋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兼南洋公共管理研究生院院长刘宏教授;

下午:离开新加坡,赴马来西亚马六甲市。

8月1日  前往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

8月2日 实地调研、交流研讨

上午:访问厦门马来西亚分校,与该校各部门负责人就教学方法改革、综合行政管理、财务、后勤等方面开展交流研讨;

    专题:中国高校国际化先行者—高校国际化进程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主讲者: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校长王瑞方教授;

下午:访问马来亚大学,了解相关教学、科研与综合行政管理体制机制,探讨未来合作交流的可能性。

8月3日 返回新加坡

晚上:参加交流研讨活动闭幕式及欢送晚宴

8月4日 返回福州

往返航线

福州——新加坡——马六甲——吉隆坡——新加坡——福州

本次出访

经费来源

高水平大学管理队伍专业化建设经费

0330-520045

本次出访

费用估值

(元人民币/团组,

申请人估算)

9万元

邀请

单位

简介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是新加坡政府建立的顶尖大学,设有工、理、商、文四大学院,下设12所学院,并拥有国立教育学院及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两个自主机构,为超过20,000名本科生及8,700名研究生学员提供国际一流的高品质全球教育。南洋理工大学为国际科技大学联盟发起成员、AACSB认证成员、国际事务专业学院协会(APSIA)成员,是新加坡一所科研密集型大学,在纳米材料、生物材料、功能性陶瓷和高分子材料等许多领域的研究享有世界盛名,为工科和商科并重的综合性大学。

 

 

出访成果(2016年8月26日发布)

 

 

出访人所在学院(或部门)

福州大学

领队姓名

林键

出访人员名单

林键   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 主任/副研究员

陈小辉  建筑学院    党委书记/副教授

张玉辉  研究生院    招生办主任/副研究员

李立光  科学技术开发部    副主任/助理研究员

林瑞全  教务处           副处长/教授

叶青      学生工作处   副处长/讲师

出访国家(地区)

新加坡、马来西亚

出访时间

2016年7月28日

至 2016年8月4日

出访任务

参加 中新马三国高校综合行政管理交流与研讨活动

访

南洋理工大学是一所迅速崛起的国际性大学,2015年QS全球排名第13名,并列为全球50所顶尖年轻大学排行榜的榜首。这所科研密集型大学,分文、理、工、商四大学院,为33500名本科生和研究生提供全方位的跨学科教育。它是世界最大的工程大学之一,工程学院占大学院系的三分之二,此外,它还设有两个研究所、一个国立教育学院以及70多个研究中心。它是个多元化的学习枢纽和跨学科研究的温床,具有国际观,并处在中西文化融合的交汇点。

此次活动的主办方是南洋理工大学南洋公共管理研究生院,它是亚洲领先的公共管理研究生院,是新加坡首个获得中国国家外国专家局境外培训资质的高等学府,被誉为中国政府海外最重要的中高级干部培训基地之一。

交流和研讨期间,我们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和相关法律法规,按照既定行程安排,积极投入学习,参与专题讲授与研讨、实地调研与访谈、并主动加强学员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加强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同时主动与南大探讨交流了两校合作事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主要收获如下:

第一部分:专题讲授与研讨

南洋理工大学部分行政管理部门的负责人专题讲座与研讨主题涵盖:高校行政人员的招聘、绩效考核与评估;大学财务管理模式与改革;大学校园规划、建设与管理;高校走向国际化发展策略;大学校友事务发展策略;大学生校园生活管理、职业发展规划及学生就业中心运作模式等内容。

专题的讲授与研讨是整个学习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主办方精心设计,专家和负责人用心备课,全面展示了世界一流大学的总体规划、行政管理、教师发展、绩效评估、财务管理、校园规划建设、国际化、学生事务、生涯规划、科技创业、校友工作等方方面面的详实情况,并给予学员们充分的时间提问,从各个不同侧面剖析学校的历史、现在与未来。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是亚太地区创业型大学的典范,主要体现:在教师发展上,大胆引入产业界的管理经验,优化人才引进及培养使用制度,注重学术团队等引入;加强对课题创新性研究的扶持,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鼓励跨越学科、跨越国界等科研合作。真正能够吸引人、培养人和留住优秀的教职工。在人才培养上,重视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启发性、评判性思维的锻炼以及对创业实践的支持,通过社区服务、实习操作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在经费管理上,积极寻求社会与校友等多元经费来源,完善预算管理组织机构,建立自下而上的预算制度,给予基层院系经费使用自主权,允许保留盈余,激发院系自主创业,争取资源的积极性。在国际化发展上,树立精细服务意识,积极谋求国际领域的合作。一方面,南洋理工大学在全球一流的高校中招聘教师,目前有60%的教师来自于世界各地。另一方面,积极对外招收留学生,目前有3000多名国际留学生在校就读。同时,努力把本地的学生输送到世界各地,让学生走向世界。

通过学习与研讨活动,我们充分认识到,建设高水平和世界一流大学,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有国际化的管理理念,建立符合高水平大学建设的现代化管理制度;二是要重视教师的引进与发展,重视科研,重视国际交流与引进,重视教师的培养与考核;三是学校的一切工作都围绕学生的发展,重视学生个性化培养,重视学生的创业教育与实践,从课程设计到教室设计,全部是以培养国际化能力的学生为中心;四是要有一批为大学发展甘于奉献的管理团队,重视管理团队的发展、考核与绩效。

第二部分:实地调研与访谈

一、新加坡

我们对南洋理工大学的学生服务中心、综合行政服务中心、餐厅、运动中心、南洋公共管理研究生院、华裔馆等进行实地调研;重点走访大学学习中心(未来教室)和南洋科技创业中心,印象深刻。

大学学习中心(未来教室):这是一座面向全校33000名学生(可根据需求,预约使用),24小时开放的多功能建筑,12座逐渐向底部收拢的圆形塔楼,有序地环绕着巨大的中庭空间,提供了56个没有拐角、没有明显的正面背面之分的开放式辅导教室。楼梯间和电梯间的混凝土核心筒嵌入了700幅特别设计的图案,涉及从科学到艺术再到文学的各种主题。这些图案特别委托插画画家设计,它们是各种模糊想法的触发器,同时让空间给人以想象的余地。曲线的立面板材有着特别的水平纹理,是用12个经济的可调节硅树脂模具制作的,创造出了复杂的三维纹理。整个建筑的混凝土使用了各种各样原始的处理手法,使得整个项目看起来好像是用粘土手工制作的,创意无限。它最重要的功能是为学生和学科教授提供能随时随地组织学习,交流和互动的场所。新一代的智能教室为学生与教授创造出一种可轻易移动,灵活动态的环境,能更好地促进小型教学和自主学习的交互性,并让学生之间更好地开展合作活动。

南洋科技创业中心: 2001年1月由南洋理工大学和新加坡经济发展局联合创建南洋科技创业中心。2008年,南大与美国最大的创业教育基金会——考夫曼基金会建立合作,成为该基金会在美国本土以外的第一个考夫曼国际校园。中心依托南大在海内外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广泛联系,独创性地整合各项教学资源和优势,开设了科技创业与创新研究生文凭课程、科技创业与创新硕士课程、本科生创业副修课和创业短期课程等不同种类、不同层次的创业教育项目。众多海内外杰出的创业家、企业总裁、风险投资人、知识产权律师和知名创业学者都曾应邀给创业学员讲学授课,南洋科技中心志在成为区域最具影响力的科技创业教育机构。

二、马来西亚

我们实地调研了马六甲郑和文化馆、马来亚大学和厦门大学马来西亚校区。

1、马六甲郑和文化馆:六百多年前,中国明朝的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五次驻节马六甲,本着“怀柔远人”,“和顺万邦”,“厚往薄来”,“共享天下太平”的宗旨,积极发展与海外国家、地区、民族的友好交往,其规模之大,历史之早,经济、文化交往的国际影响之好,远远超过西方航海家哥伦布、达伽玛和麦哲伦。此行,我们专程前往马六甲郑和文化馆实地调研,文化馆由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华人华侨出资修建,总面积八千平方米,共三个楼层,分为郑和在中国、郑和在马六甲、郑和宝船三大部分,展出郑和下西洋所带的数百件瓷器、海产品、宝船模型等,还展示了郑和船员的生活场景。大家全面了解了郑和下西洋船队的航海壮举和海外友好交往的经济文化活动,以及对发展我国海洋经济和文化事业、建设海洋强国,维护世界和平所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2、马来亚大学:马来亚大学是一所文理学科和医学兼有的综合性大学,是马来西亚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和最著名的大学,为QS五星大学,2015/2016年世界排名146,亚洲排名27。它是马来西亚最早开办中文的大学之一,中文系也是马来西亚最大的和最具影响力的。学员们来到了马来亚大学会议中心、实践基地植物园,远眺学院、教学楼运动场等建筑物与设施,并认真聆听马来西亚中国研究中心的专题报告,全面了解了马来亚大学教学、科研、国际化、综合行政管理体制机制以及未来发展规划,此外了解并探讨了未来合作交流的可能性。

3、厦门大学马来西亚校区: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位于马来西亚首府吉隆坡南郊,在布城市区与吉隆坡国际机场连线中心,是第一所中国名校全资设立、具有独立校园的海外分校,占地约60万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约47万平方米。学员们与该校部门负责人就国际化办学、教学方法改革、校区建设、综合管理、后勤保障等方面开展交流研讨;学员们还亲临感受中国高校国际化先行者厦门大学的国际化进程概况及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厦大马来西亚分校相当于迷你版的厦大思明校区,它有芙蓉湖,建筑沿用嘉庚风格,很好地传承了厦大文化。分校除能带动更多中国学生来马学习外,马来西亚也能借助厦大的声誉及在东南亚国家中的广泛网络,带动更多外国学生来马深造。在师资方面,除了在当地招聘教师,还将向全世界招聘老师到马来西亚分校任教。厦门大学希望把马来西亚分校办成一个具有多元文化、科研和教育并重的高质量大学。

通过实地调研,特别是对郑和下西洋的文化遗产以及对当地历史、经济、文化的了解,感受到当地文化与中华文明的融合,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国家一带一路国际发展战略的重要性与深远意义。

第三部分:学员交流与互动

本期学员来自中山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福州大学3所高校,包括校办、组织部、计财处、研究生院、教务处、学生处、科技开发部、校区管委会、基建办、后勤部、信息中心、建筑学院等12个单位负责人共17位学员,每一个主题都会引发学员们的热烈讨论,一个又一个的提问,不断挖深与澄清,在交流中大家各抒己见,使我们有了更广阔的视野来看待高等教育问题。我们甚至不放过课间小憩,校园漫步,一日三餐等的点滴时间交流与互动,每天都收获满满。

正值我校“双一流大学”建设关键时期, 借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世界一流高校的办学精神、制度与措施的宝贵经验, 无疑具有现实和深远的意义。今天,我们聆听与研讨专家的高水平讲座,调研与感受一流大学的办学成果,体会与汲取名校的文化精华。未来,我们将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总结,不断地反思,结合自身的想法与实践去解决问题,在整理中思考,在行动中研究,让工作更加得心应手,开拓创新。

出访成果已公示。(对外处公章)            

(领队签字)林键

2016年8月 28日

遵守外事纪律情况(含意见和建议等):

能自觉遵守外事纪律,按时回国,无违反纪律现象。

说明:请着重详细写明出访取得的实质成效、交流成果、影响等,如果是会议还需写明会议性质、规模、

内容、意义等(不少于500字)。请使用计算机准确、详细填写;如内容较多,可多页填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