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合作与交流处台港澳事务办公室

International Affairs Office
Office of Taiwan, Hong Kong and Macao Affairs

公示栏

首页 公示栏 正文

关于化学学院吴晓苹教授等二人赴加拿大参加国际会议(含出访成果)的公示

作者:暂无  发布时间:2016-01-22  阅读次数:

我校拟派化学学院吴晓苹教授等二人于2016年4月3日赴加拿大参加国际会议。现予以公示,公示期自2016年1月22日至1月26日,如有异议,敬请监督。联系电话:22865231(对外合作与交流处)

团组负责人

吴晓苹

学院或部门

化学学院

职 务

职 称

教授

团组其他

成员姓名、

学院或

部门、

职务、职称

林旭聪

化学学院 教授

 

出访国家

或地区

加拿大

 

 

 

出访任务

(会议中、

英文名称)

第32届国际微尺度分离与生物分析研讨会(MSB 2016)

32n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icroscale Separations and Bioanalysis

具体

日程

安排

2016年4月3日 福州-上海-多伦多-湖滨尼亚加拉小镇 会议注册

4月4日 大会报告、邀请报告

4月4日 邀请报告、口头报告、墙报

4月5日 邀请报告、口头报告、墙报

4月6日 口头报告、墙报

4月7日 大会报告、口头报告、闭幕式

4月8日 湖滨尼亚加拉小镇-多伦多-上海-福州

往返航线

福州-上海-多伦多-上海-福州

本次出访

经费来源

(须写明该经费的项目名称和经费卡号,卡号含部门编号和项目编号,编号之间用“—”隔开)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0041-814630;0041-814593;0041-819014

团组出访经费

预算总额(估值)

 

5.5万RMB

邀请

单位

简介

国际微尺度生物分离分析会议(MSB)是目前国际微尺度生物分离及分析科学领域具有最高学术水平和极大影响力的国际会议,迄今为止已在美国、欧洲、日本、中国等地成功地举办了31届。MSB 2016 将涵括分离理论与方法/技术的最新前沿进展以及在人类健康与环境方面的最新应用。

麦克马斯特大学(McMaster University),世界著名学府,加拿大顶尖大学之一,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汉密尔顿。以其独特的创新性和求实理念而成为加拿大最著名的公立大学,连年被誉为加拿大最富有创造力与革新精神的学府。学校拥有国际一流的实验室和各种先进的设施,是北美仅有的少数拥有自己核反应堆的大学之一。麦克马斯特大学同时还拥有一流的医学院、商学院。其工程学院更是在全北美名列前茅,名列加拿大六大名校之一。由于麦克马斯特大学一百多年来在工业界声名卓著,经常被美国同行和工业界称作加拿大的MIT。

 

 

出访成果(2016年4月22日发布)

出访人所在学院(或部门)

化学学院

领队姓名

吴晓苹

出访人员名单

吴晓苹 (林旭聪,未成行)

出访国家(地区)

加拿大

出访时间

2016年4 月 3日

至    2016年 4月9日

出访

任务

参加第32届国际微尺度分离和生物分析研讨会(MSB2016)

访

国际微尺度生物分离分析会议(MSB)是目前国际微尺度生物分离及分析科学领域具有最高学术水平和极大影响力的国际会议,迄今为止已在美国、欧洲、日本、中国等地成功地举办了31届。本轮为第32届,由麦克马斯特大学(McMaster University)和约克大学(York Unibersity)联合承办,MSB 2016 涵括了分离理论与方法/技术的最新前沿进展以及在人类健康与环境方面的最新应用,与会者275人。会议交流形式有大会报告(6人)、主题演讲(26人)、口头报告(87人)和墙报。会议针对墙报单元还设立了3min talk环节,优选了21个优秀墙报进行口头简述。同时举办相关领域技术平台、仪器、产品等展览和科学讲座。来自美国、加拿大、欧盟(英国、法国、德国、比利时、瑞士、丹麦、瑞典等)、中国、日本、韩国、巴西、印度等世界范围微分离领域著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包括加拿大科学院院士、法国科学院院士、Lab on chip杂志主编、Anal. Bioanal. Chem.J. Chromatogr.杂志主/副主编以及众多该领域著名的科学家; 与会代表分析研讨了国际微尺度分离分析学科发展趋势和前沿动向,交流了生物分析领域的新进展,就多维分离、微分离、样品预处理、生物与糖分析、先进柱技术、临床检测与POC装置、生物及毒理学传感、药物以及手性分析、生物相互作用、复杂代谢组及脂质组学、环境分析、微流控芯片、色谱/毛细管电泳-质谱联用技术、食品与健康等领域进行热烈研讨与交流,促进了面向生命科学、食品与环境的现代分离分析科学研究。

出访代表团参会人员主要从事功能毛细管电色谱整体柱开发及应用研究,应邀作了会议口头报告,题目为“Preparation of  ionic liquid based hybrid monolithic column   using polyhedral oligomeric silsesquioxanes via thiol-ene click reaction for   CEC”,提出了一种利用热引发巯基-烯化学原理制备新型IL-POSS杂化毛细管电色谱整体柱的快速简便的“一锅法”技术。研究采用硫醇和离子液体作为功能单体,MA-POSS作为交联剂。通过结合SEMIREOF表征,系统优化了反应条件对整体柱形貌和柱效的影响。所制备的杂化整体柱具有均匀的内部结构、高渗透性和机械稳定性,呈现典型的反相色谱性能和较强的稳定电渗流,基于离子液体多重相互作用,杂化柱对苯胺类、烷基苯类、苯酚类、物质的CEC分离效果良好。研究探讨了POSSILs对于杂化柱机械稳定性和分离性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该研究提供了一种简便的一步原位聚合制备离子液体功能化POSS杂化整体柱的新方法,成果特色明显,报告得到了与会者的兴趣与热烈讨论及关注。通过大会交流,参会人员进一步明确了在微尺度分离、色质联用和前处理材料领域,功能化整体固定相是国际研究热点,同时近年来毛细管富集方法与装置、复杂预处理技术、POC设备、脂质组学、成像技术在生物分析、临床与传感的应用发展也极其迅速。通过与业界知名科学家和同行的广泛交流与讨论,参会人员对功能材料在新型预处理技术的应用以及微分离领域的新进展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也促进了与国际相关领域研究者的合作与友谊。

出访成果已公示。                  (领队签字)吴晓苹

2016年4月22日

遵守外事纪律情况(含意见和建议等):

严格遵守我国国家相关法律和加拿大相关法律,遵守外事纪律情况良好。

 

 

上一条:关于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郑相涵副研究员赴挪威参加国际会议的公示 下一条:关于王健副校长等一行四人赴香港访问的公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