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拟派化学学院魏明灯教授于2014年12月12日赴日本进行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现予以公示,公示期自2014年10月22日至10月28日,如有异议,敬请监督。联系电话:22865234(对外合作与交流处)
	因公临时出国(境)团组信息公开
	
		
			| 
				 
					团组负责人 
			 | 
			
				 
					魏明灯 
			 | 
			
				 
					单  位 
			 | 
			
				 
					化学学院 
			 | 
			
				 
					职  务 
			 | 
			
				 
					  
			 | 
			
				 
					职称 
			 | 
			
				 
					教授 
			 | 
		
		
			| 
				 
					团组成员姓名、单位、职务、职称: 
			 | 
			
				 
					无 
			 | 
			
				 
					出访 
				
					国家 
			 | 
			
				 
					日本 
			 | 
			
				 
					出访 
				
					任务 
			 | 
			
				 
					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 
			 | 
		
		
			| 
				 
					具体日程 
				
					安排 
			 | 
			
				 
					12月12日  上午8:50 上海浦东机场飞往日本;11:30到达长崎 
				
					下午 长崎大学工学部森口勇教授 锂离子电池合作研究进行交流 
				
					12月13日  上午  长崎大学工学部  留学交换计划协商 
				
					            下午  长崎大学工学部 郑国斌教授 碳材料合作研究进行交流 
				
					12月14日 上午   9:00离开长崎前往筑波(新干线经过福冈) 
				
					12月14日 下午 16:00 到达筑波 
				
					12月15日 上午 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能源部门 佐山研究员 太阳能电池合作研究交流 
				
					下午  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能源部门 周豪慎研究员 锂电池合作研究交流 
				
					12月16日 上午  筑波到东京机场,离开日本 
				
					下午 到达上海浦东机场 
			 | 
		
		
			| 
				 
					往返航线 
			 | 
			
				 
					福州-上海-长崎; 东京-上海-福州 
			 | 
		
		
			| 
				 
					经费来源 
			 | 
			
				 
					科研项目 
			 | 
			
				 
					经费预算 
			 | 
			
				 
					2.5万元 
			 | 
		
		
			| 
				 
					邀请 
				
					单位 
				
					简介 
			 | 
			
				 
					日本长崎大学 
				
					 长崎大学前身始于1857年荷兰海军军医PompevonMeerdervoort开办的医学传习所。1949年5月31日,根据国立学校设置法,包括旧制的长崎医科大学、长崎医科大学附属药学专门部、长崎经济专门学校、长崎师范学校、长崎青年师范学校、长崎高等学校在内,成立了新制大学,包括学艺学部(现教育学部)、经济学部、医学部、药学部、水产学部5个学部. 1966年开设工学部,1979年开设齿学部,1997年开设环境科学部。研究生院则分别于1955年开设医学研究科,1965年开设药学研究科,1970年开设水产科学研究科(现生产科学研究科博士前期课程),1976年开设工学研究科(现生产科学研究科博士前期课程),1986年开设齿学研究科。1988年以工学部和水产学部为母体开设海洋生产科学研究科(现生产科学研究科博士后期课程)。1994年开设教育学研究科,1995年开设经济学研究科,2002年开设环境科学研究科(现生产科学研究科博士前期课程)。另外,在2002年医学研究科、齿学研究科、药学研究科合并后设立了医齿药学综合研究科。 
				
					2008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下村修毕业于长崎大学。 
				
					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 
				
					2001 年4 月1 日, 原通产省工业技术院所属的15 个国立研究所并入新组建的独立行政法人———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Advanced Industrial Scienceand Technology —AIST) 。它是日本目前最大的研究机构,有5800 名雇员, 其中管理人员800 名, 固定科研人员250名, 访问科研人员2500 名, 年科研经费预算达10 亿美元。 
				
					AIST 作为最大的技术研究机构, 其研究集中在生物技术、化学、电学、地质学、信息技术、力学、材料物质、计量学等领域内, 注重纯粹的科学发现的应用和商业化, 注重各学科间的研究和发展。 
			 | 
		
		
			| 
				  | 
			
				  | 
			
				  | 
			
				  | 
			
				  | 
			
				  | 
			
				  | 
			
				  | 
			
				  | 
			
				  | 
			
				  | 
			
				  | 
			
				  | 
			
				  | 
			
				  | 
			
				  | 
		
	
	 
	出访成果(2014年12月17日发布)
	 
	填表时间:  2014 年 12 月 17 日
	
		
			| 
				 
					出访人所在学院(或部门) 
			 | 
			
				 
					化学学院 
			 | 
			
				 
					领队姓名 
			 | 
			
				 
					魏明灯 
			 | 
		
		
			| 
				 
					出访人员名单 
			 | 
			
				 
					魏明灯 
			 | 
		
		
			| 
				 
					出访国家(地区) 
			 | 
			
				 
					日本 
			 | 
			
				 
					出访时间 
			 | 
			
				 
					2014年12 月12日 
				
					至 2014年12月16日 
			 | 
		
		
			| 
				 
					出 
				
					访 
				
					内 
				
					容 
			 | 
			
				 
					访问日本长崎大学,在能源转化与储存领域(太阳能电池、锂离子电池、电解质溶液)、碳素材料、吸附材料等合作研究以及留学生派遣等方面进行交流与协商。 
			 | 
		
		
			| 
				 
					出 
				
					  
				
					访 
				
					  
				
					成 
				
					  
				
					果 
			 | 
			
				 
					1) 本次访问的重点是与森口教授就能源材料的合作研究进行协商。本次访问就今年提交的福建省科技厅国际合作项目的分工协作继续详细协商。尤其是,与山田副教授就锂电池的固态电解质在合作课题中应用等方面展开协商。同时,经过与工学部相关部门与森口教授的协商,预定于2016年秋季推荐魏明灯研究室在学的硕士生熊佩勋同学硕士毕业后到森口研究室攻读博士学位,并开展高性能锂电池材料的研究。此外,邀请森口教授和古川老师明年访问福州大学,并作学术报告。 
				
					2)与郑国斌教授就开展新型碳材料的设计合成以及在储能领域的应用方面进行协商,并邀请郑教授明年访问福州大学,以便进一步协商合作研究以及交换留学生事宜。 
				
					3) 按照访问计划,与长崎大学的相乐等老师就吸附材料的性能表征方面进行学术交流。 
				
					4) 在长崎大学访问期间,参加了由森口教授主持的“下一代能源物质科学的基础构筑”学术研讨会,并聆听了在日本催化学会会长岩本正和的报告“开展能源与以及物质科学研究中的催化剂贡献”和日本东京大学教授工藤彻底一的报告“下一代储能电池的开发与展望”。同时,与他们在研讨会上进行面对面的讨论。 
			 | 
		
		
			| 
				 
					遵守外事纪律情况(含意见和建议等): 
				
					  
				
					遵守外事纪律。 
			 | 
		
		
			| 
				  | 
			
				  | 
			
				  | 
			
				  | 
			
				  | 
			
				  |